Search

#別裝了你只是在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#校正不難回歸不易

那年到坎培拉看木乃伊展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別裝了你只是在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#校正不難回歸不易

那年到坎培拉看木乃伊展,在售票處拿出雪梨博物館的會員卡換票,因為網站上說博物館的會員卡是通用的,包括特展。售票先生卻堅持特展不算。

我告訴他,特展門口的先生確認過是通用的,只需要到你這裡換票登記就可以了。售票先生說:「他不懂。」

我用手機找出會員權益的網頁,指給他看寫著“包括特別展覽”的部分。售票先生搖頭:「不包括這種特展。」那還有哪種特展?

包括特展又不包括這個特展?這我不能接受,我不介意買票,但是規則要釐清。售票先生說,我可以問問我的supervisor,但我很確定這是不包括的。

售票先生回來,對我說:「我很抱歉,是包括的,我現在就換票給妳。」

又補了一句:「妳是對的,她是對的,我是錯的,我真的很抱歉。」

遞上票後不忘:「展覽很棒,希望你們享受,我真的很抱歉,祝你們有個愉快的一天。」

之後在博物館內又巧遇售票先生,他開心地主動跟我們打招呼,告訴我們附近正在舉行的活動,還分享跨年夜最棒的看煙火地點。

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堅持己見的,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需要三樣東西同時存在:
1. 堅實的證據
2. 由讓這個人信服的人或管道提出
3. 這個人願意承認並改變

前兩項看運氣,最後一點最難。

售票先生可以不打那通電話給經理、
可以假裝經理支持他的說法,反正我也不知道經理說了什麼、
可以不認錯用票打發我就好、
可以臭一張臉、
可以狹路相逢時假裝沒看見我們或一笑帶過,因為我們的存在提醒著他的錯誤…

任何一種都是人之常情,我先承認,我至少可能會是最後一種。

這個故事被我反覆在家庭教育跟課堂裡對孩子和學生說起,他的那句「You are right. She is right. I am wrong.」擲地有聲。我非常佩服他能正面承認錯誤,不但沒有惱羞成怒,更沒有把失誤當成羞恥去逃避。

我希望孩子們和學生們也學到,指出錯誤的一方要更humble, 最好當沒發生過,不著痕跡地給對方台階下,必要時給予支持。

舉證、辯證、監督,都應該也都好,但說成「打臉」,那就是創造對立。

承認錯誤並改過,也應該也很好,但被說成「被罵了才改」,那就是勾起仇恨。

舉證、辯證、監督,是勇氣、是正義;
承認錯誤並彌補,是氣度、是修養;
指出人家的錯誤後給予空間,是胸襟、是同理。

是這些讓社會更好,讓社會裡的我們更好。

打臉、欠罵、該槍斃… 都是沒有實質幫助的廢話。

別裝了,你根本不是真的關心,只是想滿足自己好棒棒的虛榮心而已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現任澳洲醫院教育訓練負責人、臨床導師、大學/學院講師、醫院感控/醫安經理。 商業周刊良醫健康網、商業周刊.com、天下文化未來Family 專欄作者。 演講、邀稿或合作: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